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_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16节 (第1/3页)

    对她来说,最简单的便是《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一类杂志,几乎都不用去适应文风,稍微看几篇,找下感觉,下笔便是和这两类杂志风格一致的文章。

    等写完了适合这两个杂志的两个短篇,江柠才去看《知音》。

    《知音》这本杂志很有意思,它的写作风格在前世在网络上,还有专门的称呼——知音体。

    也就是所谓的‘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知音》这本杂志可以说是把‘看题’这一点给发挥到了极致。

    江柠打开知音的第一页,标题便是《卖妻!一桩穷凶极恶的离婚阴谋!》,再翻,《大义灭子!一位母亲爱与恨的心灵搏杀》,可谓是抓足了读者喜欢看猎奇故事的心理,不光是标题醒目博人眼球,里面故事内容也写的很是精彩。

    看了几篇后,江柠终于找到感觉,直接采用前世网络uc部的震惊体作为标题,开始构思符合知音体杂志风格的故事。

    她房间的灯泡只有二十瓦,灯光十分昏暗,江柠怕影响视力,不敢写太久,只将大致故事脉络构思出来后,就关灯休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接着写。

    江爸以为她今天还去卖龙虾呢,没想到她一直在屋里不知道写着什么,问她,她说今天不去了之后,江爸说:“那我去市里卖,镇上这两天不逢集,没人,家里这么多龙虾,不卖掉回头死了就不好了。”

    他说的是江柠昨天抓回来的龙虾。

    江柠知道他说的意思,转头说:“你回头给我抓满,我过两天去卖。”

    江爸就笑着说:“行,过两天我给你抓!”

    他顺便也去邻市的田沟里看看龙虾多不多,多的话,他回来路上也在那边抓了。

    江柠花了两天时间,将买回来的各个短篇杂志,什么《知音》《故事会》《读者》等,全都写了稿子,准备都寄过去试试水,看哪家容易过稿子,哪家稿费更多。

    准备去寄件的前一天,江柠特意提醒江爸:“我明天去卖龙虾,你今天别忘了多抓一点。”

    恰好有是逢集,江爸问:“你还是去市里卖吗?你要不去镇上卖。”

    市里着实远了些,不像去镇上,有船,也轻松些。

    江柠道:“我去市里。”

    镇上只有农村信用社,她要去市里的银行开户。

    江妈大概是早就有了让她辍学去打工的想法,在她中考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带她去办了身份证。

    他们这里,十三四岁就能办理身份证,一般为了让女儿出去打工,都会在身份证写大几岁,这时候的身份证都是老式身份证,身份证上的信息还是手写的。

    她将身份证收好,抄好各家杂志的地址邮编,带上江爸一大早起来烧好的龙虾,骑上车就往邻市奔去,直奔银行。

    上次来卖龙虾的时候,她就看过银行和邮局的位置。

    她去的是离人民商场最近的中国工商银行,她到邻市的时候早上八点多,银行还没开门,她门口稍微等了一会儿,等到工作人员过来,办理了存折,将她前几天卖的小龙虾的钱和爷爷给她的毛票,一并存进了存折里。

    存折上的数字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少的可怜,可是再少,她也不用再因为那一毛钱的摆渡费,而被困在那个小村落里,寸步难行,仰人鼻息。

    *

    江柠也因为存折上的这点钱,心底生出了一些安全感。

    这回,哪怕她再次被江妈拖上三轮车,她也可以自己从半路上下来,自己去学校报名了。

    但是这点钱,还不够!

    办理好存折,江柠就又骑车去了邮局,在邮局买了邮票、信封和一摞信纸,邮票和信封多买了些,下次再寄,就不用跑这么远了,镇上就能寄。

    她在几个稿子后面加上了存折账户的账号,将几个稿子装入信封,在每个信封上分别填好对应的地址和邮编,确认无误后,将几篇稿子都投入邮箱。

    她也没想要所有稿子都能录取,只想着能有个两篇能被取中就不错了,以后接着写,接着寄就是了,如果能取中,以后多多少少有个收益。

    寄完这几篇短篇的稿子,此时都快十点了,江柠也不再耽搁,赶紧骑车去人民商场卖龙虾。

    卖龙虾时,她脑中一直在思索那几本可以连载长篇小说的杂志。

    虽然可以连载长篇小说的杂志有不少,可每个杂志它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