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_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第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第96节 (第2/2页)

陛下身边的内官亲口说的,两人这会儿应该还在勤政殿。”

    陛下竟然会召见他?

    梅妃慌忙问:“陛下召见的时候,没有降责于他?”

    小太监答:“听内官说,陛下只一开始有些震惊,看不出生气来。”

    “看不出生气,那便是高兴了。”梅妃紧张的捂住了心口。

    看出自家娘娘的忧心,莹心在一旁小声安抚:“六皇子是个不中用的,陛下从未对他寄予厚望,如今人死里逃生,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证明不了什么的,娘娘不必忧心。”

    哪怕有心腹安慰,梅妃也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挑明了说:“你懂什么,陛下生性多疑,平时看着不怎么疼爱太子,可这么多年了,也从未想过废太子另立新储,晏儿和沈玉衡于他而言都只是制衡太子党的棋子而已。”

    莹心不解:“可六皇子一向最听咱们三王爷的话了,让他往东,就从不敢往西,娘娘养了他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六皇子是什么脾性吗?”

    “本宫怕就怕在这里。”

    梅妃不安地在殿中踱步,声声念叨。

    “他向来听晏儿的话,即使回京也应该先去三王府,他回京的消息该从三王府传出来才对,如今却是从皇上身边的内官口中传出来的。”

    那就说明沈玉衡没有回三王府,而是直接进了宫。

    他竟然有胆子绕过晏儿自作主张!

    “不行,本宫得去看看。”梅妃思索再三,走出宫殿。

    从步辇上下来,在勤政殿外整理了慌乱的心态,踏步进庭中,又是风姿绰约、华贵妖娆的梅妃娘娘。

    停在殿门外,不着急进去也不遣人通报,只在门外悄悄听着。

    正殿中是皇帝和方才进宫的沈玉衡。

    皇帝的语气听上去还算自然,失踪已久的儿子重新回京,他心中还是有喜悦的,“这么说来,朕得好好谢谢那个柳氏,救了朕儿子的性命。”

    “儿臣已与柳氏成婚,如今人正在城中驿馆内。”

    少年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淡,在皇帝面前多了些敬畏的意味,久别重逢,却品不出多少父子情。

    “成婚?”皇帝的声音冷下来,顿时从欣慰变成轻蔑,“若要报恩,给些金银绸缎也就罢了,你堂堂帝室之胄,怎可与一商贾之女结亲,传出去只怕是要贻笑大方,败坏我皇族的名誉。”

    “儿臣胸无大志,危难之时得一知心人,实在难以割舍。”

    沈玉衡跪在地上,态度不改。

    只为此事,皇帝便丝毫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叱骂他,“没出息的东西,怨不得你三哥总要教训你,一时半刻不在人眼皮子底下,便作出这些混账事来。”

    听多了训斥责骂,少年已经很难在为这些言语有什么情绪波动。

    脑海中都是与爱人分别时的温情,他还要早些回去迎接她,无论父皇怎么反对,他都不会屈服。

    他知道,父皇并不对他抱以厚望,甚至巴不得他是个平凡的庸才,不会给太子或是他看中的哪位皇子造成任何威胁。

    或许父皇曾经深爱过母妃,但母妃人已经去了,帝王给的深情能停留多久?

    不过是君恩如流水。

    沈玉衡低下头:“儿臣别无所求,只愿与柳氏长相厮守。”

    只一次这样说或许是作戏,可冒着惹他生气的风险,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就有几分真了。

    皇帝审视着少年的表情,又问他,“你当真如此想?你的兄弟们可都盼着与高门贵女联姻,权势永固,你娶一个抬不上门面的女人,可就永远比别人矮上一筹了。”

    “儿臣死里逃生,唯此心愿,还望父皇应允。”少年初心不改。

    听到这里,梅妃听出了个大概,才叫人进去禀报,打断他们父子间的谈话。

    太监躬身走进门来,禀报:“陛下,梅妃娘娘来了。”

    皇帝正为少年坚决的态度心生动摇,又怕这动摇背后藏着令人不安的因素,犹豫不决,恰巧此时来了梅妃。

    “进来吧。”他许了。

    女人走进来,一身绛紫色蜀锦,满头珠翠,甚是华贵,身旁的宫女手上还提着个食盒。

    “皇上,快到中午了,臣妾给您带了叠豌豆黄,您尝尝味道正不正。”

    人走进来了,视线下移,看到地上跪着的少年,故作惊讶,“唉?这,这不是玉衡吗?”

    她走到少年身边,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扶着少年的肩膀哭了起来。

    “好孩子,母亲听说你掉进江里失踪了,母亲的心都要碎了,连日连日的睡不着觉,还以为母子就要天人永隔,没想到竟还有相见的一天。”

    在女人慈母情深的眼泪面前,少年的冷淡都显得不近人情。

    他还是没办法像梅妃这样做戏做的这样全,可也学会了说些虚假、没用但好听的话。

    有模有样的回:“多谢母妃关心,正因为惦念着父皇和母妃,儿臣才一路跋山涉水赶回京城。”

    看着他们母子情深,皇帝也难得有了谢父亲该有的关心,提议:“正巧你母妃也在这里,便一起拿个定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