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良缘_嫁良缘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嫁良缘 第16节 (第2/3页)

   府门前有引路的太监候着,乘着宫中来接的马车,抵达了宫门前,连陪同的花凝也被拦下了。

    宋知渺记得自己幼时的确是时常跟着父亲进宫的,只是随着年岁渐长,已是许多年都再未踏入宫门了。

    与幼时到哪都觉得新奇有趣的心情不同,威严肃立的宫墙无端给人生出压迫感来,全然不识得路,也只得垂头一路跟着引路的太监宫女朝里而去。

    慈宁宫。

    小太监尖细的嗓音朝里通报,得门前宫女颔首示意后,宋知渺小心翼翼地抬腿跨过了门槛。

    入屋的脚步声微不可闻,宋知渺紧张得连呼吸都屏住了。

    屋内却传来懒懒的柔声,温和慈祥:“宋家那小丫头到了?”

    太后声音很轻,像是在问身旁的宫女,宋知渺闻声身子一紧,忙垂头福身恭敬道:“民女给太后娘娘请安。”

    被人搀扶着的太后缓步走来,姿态雍容落座于几步之外的软椅上,耳中传入少女娇娇软软的嗓音,面上多了几分喜色,朝宋知渺勾了勾手指:“过来些,抬起头来,叫哀家好生看看。”

    宋知渺不敢怠慢,迈上两步抬了头,瞧见眼前正注视着她的太后却是微微一怔,一时忘了宋夫人教给她的规矩,就这般直勾勾地盯着太后看。

    按理说如此直视太后可是大不敬,但那目光直接又纯澈,一张浓丽明艳的面容却露着懵懂乖巧的神色,叫人实难生出厉色。

    太后怔愣一瞬后便忍不住露了笑:“宋小丫头,怎这般盯着哀家看?”

    宋知渺也霎时意识到自己不敬的目光,忙不迭垂了眼,但也老实回答道:“民女依稀记得曾在幼时见过太后娘娘,只是过去好些年了,民女都从小孩长大了,太后娘娘却还仍是和从前一样好生漂亮,一时便忘了规矩,望太后娘娘恕罪。”

    宋知渺这话不假,并非阿谀奉承。

    来前经母亲提及过些许后,她也的确回想起自己总在宫中远远瞧见的那位雍容华贵的妇人,旁的事她记不住,但好看的人或物却是能记好些年。

    她记得当年那个叫她一眼便移不开目光的耀眼少年,记得美得周围都好似黯淡下去的千暮姐姐,自然也记得那位气质不凡身份高贵的年轻太后。

    这些年过去,连母亲眼角都不由生出些细纹来,太后怎还一点都没变呢,年过花甲还能保持这般模样,当不知年轻时得是何等天姿容色。

    宋知渺心里胡乱想着,难挡对美丽事物的吸引,她向来都喜欢好看的人或物,不由对太后也生出几分喜爱来,飘忽的视线时不时就想往太后脸上看。

    太后闻言,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虽是也堆起些许褶皱,但仍掩不住笑弯的眉眼中泛着的盈光闪闪。

    她还不忘侧头向一旁的嬷嬷炫耀道:“哀家便说了,那玩意往脸上使了,定是有用的,你瞧这小姑娘嘴多甜,这话听着便真。”

    嬷嬷无奈地笑了笑,倒是微微松了口气,躬身附和着:“太后娘娘面前,小姑娘自是不敢虚假以待,太后娘娘本也天生丽质,老奴也一直是这般认为的。”

    太后娘娘闻言微昂了头,似是不屑,又带着几分娇:“咱俩这老太太相看夸赞有何用,年轻人眼神儿好,看得清楚,夸得才真。”

    “是,娘娘说的是。”

    嬷嬷脸上的笑更无奈了,心道哪是年轻人眼神儿好,压根就是她先入为主了,这小姑娘说什么都对,干什么都好。

    话语间,嬷嬷倒也顺势侧眸将宋知渺打量了一番,实为京中鲜少瞧见过的浓艳女子,却并不显媚俗,乖乖软软的模样装是能装得出几分,但若如她这般举手投举间都像个软糯的小兔子似的,倒是实难装到的地步。

    她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太后显然更是喜欢得紧,看来这事太后是得插手到底了,只盼千万别弄得鸡飞狗跳就好。

    宋知渺听着本该庄重威严的太后娘娘,却如玩心未了的慈睦老人一般和身旁的嬷嬷你一言我一语,一时间又忍不住抬眸朝她看了去。

    圆溜溜的黑眸转了转,心中的紧张不由松缓了好些,这便大着胆子试探道:“不知太后娘娘今日召民女前来所为何事?”

    说起这个,太后脸上笑意便更浓了几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