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记小餐馆[美食] 第155节 (第2/3页)
里。 徐小溪在外面也没围上去,这葛家是说不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主任又在后面做善后工作,好好地言辞犀利的跟葛大娘说了一通,大家也都散开,让葛大娘回去才算是完事,看到徐小溪正准备走,赶紧又过来。 “小徐,来,那个事情我写了一份计划书,你看看。”她从包里拿出来两张纸,这么点东西写了两天,问了好些人这方面的事情,觉得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修路,二是完善学校的一些问题。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有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把村里的路给修好,大家走路不那么难了,学校的桌椅板凳也能换一换,多买些书给孩子们看,这些都是能看到的实在的改变的。 徐小溪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上面写了具体修的那条路,还有大概要买的沙子水泥石子啥的,课外书也查了要买的类型,最后列出来的是价格。 “王主任,这做的太详细了,肯定费了不少劲吧。” 王主任听到徐小溪这么说,瞬间就笑了起来,“不费劲,就打了电话,问问情况,价格人工啥的,后面的话才是要施行的,咱们钱不能花的不明不白的。” 徐小溪其实都放心的,王主任的人品是整个社区都知道的。 “王主任,好,那就这么办都可以的,我们都没您了解江县。” 王主任办起来事情风风火火,效率又高又好的。 两个人说定以后,后面再买什么材料,东西也都会开发票,有据可查的。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也回去了,先简单的吃了顿饭,就拿上两个洗干净的塑料大袋子去了小院子里,刚刚过了中午,秋冬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也变短了,大家都不会像夏天一样午睡很久,有些都不会午睡了,外面门口都坐着的有人,不过大家即使坐着,也都不闲,手里要么就是拿着东西在弄,要不就是纳鞋底,给孙子辈的做衣服,小孩的棉袄,连体棉袄,还要画样子,裁剪,这样的衣服其实是根据小孩子的具体的身高来做的,穿上正正好好的,会更舒服,比买的会更合身一些,不过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穿做的衣服。 徐小溪走过去还都跟邻居们打了招呼,到一楼借了朱老师家的电动三轮车,那一袋子粮食有一百多斤,她电动车带过去是不太现实,而且打出来的面一般有一袋半。 朱老师把钥匙给她。 “你这还挺快的。” 徐小溪原本想着昨天下午就行的,笑笑,“这两天天气好。” 朱老师也觉得是的,她还要去六楼老王家套被子呢,剩下的少,家里客厅能铺开,也就没弄到外面来了。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去了小院子,把晾干的小麦都全部装到干净的袋子里,一个袋子装半袋,这样她也能搬上车。 江县因为打粮食的人少了,打面的店也变的少了,距离这边最近的骑车也要十五分钟,她还是问赵奶奶打听来的地址呢。 打面坊就在一个胡同口,人来来往往的,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段,她把电动车停在旁边,店里就一台机器,前面还有人在打面,她就在后面等着。 老板大概年纪六十多岁,穿着是深蓝色的褂子,脚上还是做的布鞋,打面坊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机器也是像经常擦拭的,很干净,是个很理事的大爷。 前面那个客人像是跟老板是认识的,俩人年纪看起来也差不多大。 “你这店要开到什么时候啊?” “一直活着就一直开,还有好些人是过来打面的。” 徐小溪站在旁边就听见这两句。 老板才看到徐小溪,本来以为她是到旁边店里买东西的,谁知道一直盯着这边看。 “小同志,你是来打面的吗?” 徐小溪笑着点头。 老板没见过徐小溪,来他这里打面的都是老主顾,也都年纪大了,很少有年轻人过来。 “行,这一会就完事。” 徐小溪看上面显示的价格,打面粉是分重量的,一百斤差不多就是十块钱,然后如果打出来的麸子不要可以卖给店里,这个麸子可以回家加水搅拌喂鸭子,鸡,鹅,猪都行。 老板先把徐小溪的两半袋面粉给扛下来上称称重,差不多一百一十斤。 “给十块就成。” 徐小溪拿出来手机就扫了墙上的付款码。 前面的打好,还需要稍微晾凉才能装袋。 老板自己把徐小溪的两半袋粮食先倒进去,然后就等着机器自动来打面。 上一个客人结完账把麸子也给装走,他家里是养的有鸭子,就不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