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庶子重生后去考科举了_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1/3页)

    董章庭和钱丰收看向身后这八十名士兵,各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模样。

    钱丰收惊讶的说道:“你们是火头军?”他对军队构成不熟,但是听戏文里说,军队负责做饭的队伍叫做火头军。

    为首的壮汉露出一丝笑意,不过这丝笑意出现在他那张满脸横肉的脸上,有些不搭:“我们是祁将军手下的,经常随着他到各种环境打仗。有时候火头军没跟上,就是我们自己煮。”

    钱丰收连忙抱歉道:“抱歉抱歉,是我失礼了。”

    董章庭说道:“原来是祁将军手下大名鼎鼎的祁家军的勇士,失敬失敬。”董章庭一听,便意识到这群安静跟在祁将军身后的士兵,就是祁家军。

    这是太子在军中,颇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在太子病死后,这股力量也落入了九皇子手中。

    为首壮汉听闻董章庭知道他们,笑得更明显了几分,他摆摆手:“两位公子客气了,我这就带着手下的弟兄开始熬粥。”

    很快,原本凄冷孤寂的府衙大院内,摆出了七八个大灶台,一群壮汉在热火朝天的熬粥。

    董章庭和钱丰收进入库房内部,清点其他剩下的物资和府衙内的各项文书。

    钱丰收一边整理着物资,一边小声问道:“我们晋朝不是只有五军吗,何时多出了一个祁家军?”

    董章庭正在整理文书的手,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即神态如常说道:“因为他们是祁将军麾下的士兵,我也不懂他们具体归属,但是看他们对祁将军顺服的态度,猜测他们可能是祁将军手下亲信部队,便称呼为祁家军了。”

    钱丰收这才松了一口气:“我还说我的消息什么时候落后到这地步。”

    董章庭抬眸看向大院内正在熬粥的士兵,原来这时候祁家军还没有正式出现。

    不过,两年后北疆之战,祁家军的名头将会响彻天下。

    第二十三章

    董章庭把视线从大院处收了回来,交好祁家军并不急于一时。他把救灾一事做好,入了太子的眼,自然会顺理成章的和祁将军产生交情。

    祁将军出身高贵,深得帝宠,想讨好他的人太多了。只有他真正欣赏主动去交好的人,才能让他上心。

    董章庭不急,他会一步步把将来的路走实走宽,让这些人主动和自己交好。

    他垂眸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正在整理的文书上,突然,他动作一顿,视线停留在其中一段文字上,

    正元八年,三月初七,县令况义剿灭青风山匪徒十人;

    正元九年,六月三十,县令况义剿灭青风山匪徒五人;

    ………

    正元十四年,九月三十,县令况义剿灭青风山匪徒二十人。

    从正元八年开始,县令况义一直在持续剿匪。说他没成绩嘛,他每年又能抓几个;说他有成绩,但是他连续剿了七年都没有把一家山贼彻底解决。

    这段记录,董章庭总觉得有些不对。

    他先是拜托一名士兵去城门黄县尉休息的地方,询问一下这几年的剿匪情况。随后又把这几年县衙内库房出入账目翻找出来。

    钱丰收看他动静,同样意识到董章庭可能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因为库房内本来也没多少东西,他把东西都分门别类整理好之后,来到董章庭身边。

    他在旁边看了一会,眉头一皱说道:“这个账目有问题。”

    董章庭问道:“哪里有问题?”他把手中的账目送到钱丰收手里。

    钱丰收左右一看,没有笔墨,索性直接口述道:“正元八年,少了一百匹布帛;正元九年,少了五十斤粮食。。。正元十四年,少了两百匹布帛。”

    一道闪电在董章庭脑中划过。每年少了的布帛和粮食的数量,堪称巧合的和当年剿匪的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