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2/3页)
封闭,两人看上去区别不大的地方,在这种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陈守城现在出门,是被人处长处长地喊,喊得多了,走路都带风了。 但赵小丫不同,她没有那么好的机会,成长环境也不一样,应付不来那些觥筹交错。 陈守城带她去见港商时,赵小丫全程紧张,一直在旁边没怎么开口,倒是跟在陈守城身边刚大学毕业的女孩,落落大方,游刃有余,声音敞亮,人也自信。 回到家后,陈守城就开始念叨她上不了台面,给他丢人。 赵小丫知道自己怎么改,都变不成那女大学生的样子,她不会说外文,不懂经济,不懂政策,用陈守城的话说,就是跟牛一样,只会埋头苦干。 赵小丫不明白了,当初在他眼里,这是优点,怎么没几年,这些倒是成缺点了。 她确实只会埋头苦干,不会交际,现在改开了,自己劳动赚钱不算投机倒把了,她想织点羊毛赚钱,陈家人不肯,说丢人。 去年她在同乡会认识了同乡的小夫妻,就是现在这间餐馆的老板,商议着一起合伙开饭馆赚钱。 赵小丫想得美美的,陈守城的工资并不高,她来餐馆可以炒菜,也可以当服务员,赚的钱其实不比他少。 可回去一说,全家人都反对,开什么餐馆,多脏多累的活啊,他们说。 赵小丫死了这条心。 她让陈守城教她知识,陈守城懒得理她,说没空,说她得回娘胎里学。 赵小丫心里是明白了,不知石黄花,陈守城心里也是瞧不起她的。 后来餐馆开了,她时不时会来帮忙,生意太好,老乡小两口根本忙不过来。 她瞒着陈家人,却没想到去年在这里,碰上了那个陈守城办公室的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一来就认出她,她给她点菜记菜名,女大学生都没喊她一句“嫂子”,点完菜就说,让厨房上菜快点,她吃完饭得陪局里的人去见侨胞。 赵小丫知道上班的人都得守时,说好,还问她要不让厨房不加葱蒜,不然嘴里有味道。 女大学生笑着感谢她,终于说嫂子想得真周到。 还问她,开这种餐馆,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同乡的老板娘走过来一起说话,也没瞒着,说,“得看好坏,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好的时候,一个月是一千往上跑。” 女大学生听了啧啧道,“你们干一个月,比我们一年还多。” 赵小丫说,“钱算什么,让你们来你们都不要,他们辛苦点赚钱过日子,你们追求的不是这些。”和陈守城混久了,到底还是会说话的。 女大学生莞尔一笑,说,“那也是。” 顿了一下又说,“那还是你们痛快,我们辛辛苦苦十几年,到头来赚的没你们的零头。” 同乡老板娘听了没说话,拉着赵小丫走,回头跟女大学生说,“不说了,厨房里忙着呢。” 回到厨房关起门,老板娘就把小本子扔到桌上叉腰不悦地道,“大学生了不起了,又想稳稳当当,又想赚大钱,作甚么美梦,话说得真难听,我把这位子让给她来看,让她拿锅铲,让她摘菜洗碗,钱票一大把,你看她要不要咯。” 那天回到家里,陈守城就和她大吵,骂她自甘去伺候人,当什么服务员,真是丢人。 赵小丫明白是那个女大学生告诉陈守城了,这件事情直接成了两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赵小丫一整夜都睁着眼睛在想事情,她想起每次见到温明曦和韩羡骁的画面,那样恩爱的关系,她没有,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了。 对枕边人没有了希望,她想抓住些别的什么,想起几年前和温明曦聊天,她鼓励她,夸她做的东西比商店里的毛衣还精巧……赵小丫在心里算了笔账,人抓不到了,总要抓到点别的什么。 第二天,就跟陈守城提了离婚,陈守城倒也痛快,没怎么挽回,倒是石黄花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但都失败了。 和同乡两夫妻也说好了,她出钱入股,占了一半,又添了不少桌子餐具,也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