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就是,自个多了几个小伙伴。之前启蒙读书的时候,他就看着大哥二哥身边都带着伴读,比较羡慕了,如今总算是轮到自己了。
当年教导司徒宪的先生只留下了一个马峥,另外就是让翰林院的学士,甚至是内阁学士,轮流给司徒宪讲学了。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学士听说皇三子聪明颖悟,举一反三还觉得大概是吹嘘之词,等到他们自个上课之后,就发现,这还真不是吹的。尤其这一位,不是什么死读书的,总能够问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反应稍微差一点的,都要被问得狼狈不堪了。
比较难得的是,皇三子平常言语之间,也有一股子仁心所在,这也是舒云的潜移默化。
几经转世,舒云的内心深处依旧带着第一个世界的烙印,那个人道大昌的时代,没有帝王将相,有的只是民生经济的时代,少女时候学过的那些原本觉得厌烦的理论,放到这些世界,那就是屠龙之技,哪怕舒云当年学那些,为的只是学分,是奖学金,但是不能不承认,几次穿越,给她带来帮助的,除了满肚子的科学知识,还有就是那个时代十多年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思想和人格。
她可以安然享受那些下人的伺候,但是,她并不认为,自己就比这些人如何高贵,在某个层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因为分工和阶级有所不同。所以,她始终对此存有敬畏之心,即便手掌大权,也依旧敬畏生命,敬畏这些黎民百姓。
在舒云的影响下,司徒宪自有一种“四海穷困,天禄永终”的责任感,在这些学士心中,这就是仁心。
大凡新朝开辟的前面几十年,因为陈腐的阶层被扫清之后,新生的那些阶级正处在勃勃向上的阶段,因此,大家都还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吏治还算清明,不至于腐化到那个地步,因此,对于一个明显有仁心,有气度的嫡皇子,大家都是非常高兴的。学问什么的其实都是虚的,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心胸气魄才是真的。
有了这样的认知,一个个学士在教导起司徒宪来,就非常上心了,对外也都是溢美之词,朝堂上头已经有了册封太子,早定国本的言辞。
一开始的时候,司徒旻对此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自个心爱的儿子别人也觉得很好,那么,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等到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说起来,司徒旻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了,朕还没死呢,朕才是国本,什么太子不太子的,有这个必要吗?
这般的想法,顿时让司徒旻对司徒宪没那么喜欢了,对于册立太子的事情,也是能拖就拖,不再提起,然后呢,对于喜欢在自己面前刷存在感的司徒宽,就表现出了一些宽容出来。顺便,司徒旻也没耽误了宠幸后宫。
婉嫔在新进的嫔妃之中一向受宠,司徒旻一开始纳她进宫就是为了分化勋贵的,大家都是国公府的,干什么缮国公就得跟着镇国公呢?所以,对婉嫔,不过是出于什么目的,一直并未让婉嫔避孕。
在这样的情况下,婉嫔有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婉嫔这边有孕,司徒旻就直接提了婉嫔的待遇,让她提前享受妃的待遇,等到之后若是生了皇子,就直接晋位。
顿时,贤妃愈发生出了危机感,比起皇后来说,其实婉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