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155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51章 (第1/2页)

    有些事,只能他来做。

    刘协用了一夜时间,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字的按语,篇幅和诸葛亮的文章接近。一开始,他自己还没想到这一点,等曹冲一边读一边惊呼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表达欲太强,喧宾夺主了。

    但是反复读了几遍后,他决定还是全文发表。

    算是这十年以来的总结,以及接下来十年的展望吧。

    曹冲赞同这个观点,只是建议单独发表。

    毕竟作为按语,篇幅太长,不仅喧宾夺主,而且头重脚轻,会压住诸葛亮的文章。

    刘协想了想,接受了曹冲的建议,让诸葛亮的文章先发。

    他这篇按语则改为评论,算是对诸葛亮的呼应。这样既能体现对诸葛亮文章的重视,又不至于夺了他的风头。

    很快,诸葛亮的文章就发表了。

    不出刘协所料,因为平实的文风,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尤其是那些读书人,甚至有人觉得这篇文章很平庸,刀笔吏的味道太重,不够高大上。

    反倒是一些读过书,但儒学造诣有限的人,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意思,值得一看。

    几天后,刘协的文章发表了,而且点名道姓,是对诸葛亮文章的评论,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很多人将之前扔在一边的文章拿起来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对照着刘协的文章,揣摩圣意。

    熟悉官场的人大多知道,诸葛亮虽然和天子同年,却是由天子一手调教出来的。别说杨彪、周忠等老臣,就算是荀彧、刘巴这些中生代,也不如诸葛亮得天子信任。

    不出意外的话,二三十年后,诸葛亮一定会官至司徒,成为大汉民生的掌舵人。

    某种意义上,他的态度就是天子的态度。

    更何况天子亲自写了文章,如此明显的表示,如果还看不明白,还是别在官场上混了。

    有动作快的人,拿到文章的第一时间赶到司空府,向周忠表示祝贺。

    诸葛亮是周忠推荐给天子的。诸葛亮得到天子的器重,周忠这个举主自然与有荣焉。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周忠即使现在致仕,也是荣宠无忧,绝不可能落到张喜那种田地,甚至会超过司徒杨彪。

    周忠欢喜得合不拢嘴,拿着文章读了又读。

    仔细研读之后,他上书天子,表示对天子改变政策的支持,并提议改元。

    天下已安,太平已至,不宜再用旧年号,当改元以示百姓。

    刘协读了之后,对周忠的支持表示赞许,却不同意改元。

    天下初安,太平已至,但中兴的历程远远没有结束,百姓的生活也远远没有恢复大乱以前的光景,甚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