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64节 (第1/3页)

    有道是衣食住行,人生存的四大需求。

    棉花新织物的舒适柔软还有它那极强的保暖效果,谁若是掌控住它,便不仅是掌握住银钱,也掌握住了声望。

    韩彻背负的太子旧人的身份本就被其他党派敌对警惕,若此时不将棉花从他手中夺走,等到将来棉花广泛被种植,只怕他在民间的声望将达到一个骇人的程度。

    所以这一次,比之前的几次更甚。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压韩彻,更要将棉花从他手中夺去。

    这些年越来越激烈的党派争斗,老皇帝是早就已经习惯这种场面。他也一如过往的每一次那样,在朝臣们争吵得差不多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说起来,朕在早些时候,便收到了韩彻呈来的文书。”

    文书?

    莫非就是上次柏州进贡棉花织物时一同送来的那份?

    想到这里,朝臣们俱都严阵以待起来。因为能让老皇帝在此时特意提起来的,必然是韩彻在那文书中所书写的内容,会对今日弹劾他之事的结果产生极为紧要的影响。

    果然,只见着上方的老皇帝叹气道:“韩彻在文书与朕言道,柏州民生多艰。百姓迫于生存,竟纷纷抵押售卖自己的子女予那些个放贷人。可怜那些个孩童,被父母抵押后,又无力赎回,只得沦为奴隶身,被放贷人如货品一般辗转售卖……”

    “那韩彻外放柏州方才不过一年,便能替柏州百姓赎回孩童六百多名,还带动平洲其他地方一同,当真是难得。”有那大臣闻言,终是也忍不住感慨道。

    “他在柏州这一年,还带领百姓修建防渗水窖,造坎儿井地下水解决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缺水大难题……”

    “圣上!这韩彻虽在柏州任职多有功劳。但他以棉花谋取暴利,也是事实啊!”瞧见老皇帝似乎是有要放过韩彻的意思,马上便也有人站出来阻拦道:“正所谓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1)

    也就是说,韩彻的功劳是该奖赏,但是他售卖棉花赚取暴利的事,也该罚,这才是治理国家的长久正道。

    朝臣们的意思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那就是这次哪怕不能如愿打压韩彻,也一定要把他手中的那批棉花种子弄走。

    结果这时老皇帝又说道:“说起来,那韩彻也还在文书里言道柏州民生艰难,他观之甚为痛心。故欲变卖棉花,赚取银钱,救助百姓……”

    韩彻早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今年棉花赚取到的银钱。须知暴利招人眼红垂涎,独家的暴利更会招来大祸。

    “银钱既是用在百姓身上,韩彻又何谈仗权谋私?”老皇帝说到这,眼神变得凌厉起来。显然是对今日一些朝臣们的行为和背地里的算计,在表示他的不满。

    然后没等大臣们说话,老皇帝又说道:“说来,韩彻还在文书里言道……”

    “……”大臣们。

    怎的还有!

    注!:出自《荀子·强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推崇贤人、使用能人,奖赏有功的,惩罚有罪的,这不单单是某一个人这样做的,那是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啊,是使人民行动一致的根本措施,是赞美善行、憎恨邪恶的反应,治国一定得遵循这一原则,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

    第77章

    相看

    朝臣们这次的争执点,本质其实还是在于棉花本身。

    衣被民生,利赖莫大。(1)

    作为亲自体验过韩彻从柏州进贡来的棉花织物,老皇帝又如何能不知晓棉花对朝廷和民生即将带来的重要性。

    老皇帝便说道:“韩彻言道,他此次于职田一共栽种吉贝约五十二亩,精心耕种后,共计得花絮约为四千八百斤……”

    算下来,韩彻这次栽种的棉花亩产量大概是在九十三斤左右,比起穿越前的低产田棉花均产量都还要低两三倍。

    “柏州那等贫瘠之地,竟能得这般高产?”之前替韩彻感叹过的大臣却惊喜道。

    全国所有府城当中,京城贵族阶级占比最大。棉花这等稀罕型的观赏花卉,必然也会有人在家中栽种少许。只京城气候寒冷,种植技术又不到位,到头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