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徐铉以德报怨 (第1/2页)
如果有人问:作为读书人,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 在这个关于理想世界乐此不疲的追问下,出现最多的答案是宋朝。 原因很简单,宋朝被称为读书人的天堂,是读书人的幸福时代。 宋朝不仅为读书人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拓宽了读书人的上升通道,而且对读书人是相当地宽容。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祖训,刻于碑上,“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则祖宗家法也历来被人津津乐道,大都对宋朝皇帝的仁慈加以称颂。 毫无疑问,正是赵匡胤留下的祖训,给读书人崇高的地位奠定了基调。 但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指出宋代的一个矛盾之处: “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重国防,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与之相关的一个疑问是,“生于忧患 、长于忧患”的宋朝为什么会采取“文治”,甚至明显地“重文抑武”呢? 我们知道,大宋的江山是太祖发动陈桥驿兵变而得来的,篡权而得来的帝位本来就不是很稳固。 为防范内部变乱,稳定政权,首先就要收揽军权,控御军将。 宋太祖可不想他的部下再被人披上了黄袍。 从外部环境来看,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对来说都比较强势,他们的实力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抗衡。 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他们的骑兵可以直逼华北平原。 在这样的内外情况下,宋王朝在内部要寻求一条“稳定至上”的道路。 统一疆土之后,宋太祖亟需一套可靠的制度来遴选人才,扩充文官政府。 宋太祖所倚赖的制度当然是科举,以笼络士大夫来换取宋王朝的江山永固。 但究竟在哪里才能找到这样一群肯为朝廷无私卖命的士 大夫呢? 大概只有底层寒俊翻身为官才能对朝廷感恩戴德吧。 也许宋初的政治家认清了这一现实,科举才成了宋朝取士选官的主要途径。 却说徐铉跟李煜从金陵来到首都汴梁,在五龙堂隔壁安家。杂技团每次进宫演出前都要在五龙堂广场带妆彩排,然后等待进宫正式演出。 徐铉在书房刚刚打开一卷书,隔壁传来一阵阵呐喊以及喝彩声,徐铉让家人看看隔壁什么情况?家人回说是演出前彩排。徐铉叹了一口气: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难怪这间房子的价格不是那么高,难以忍受的噪音也是居住成本的一部分。 后来徐铉到陕西一座小城当行政领导,吃生肉喝烈酒的柳开是小城的军事领导,典型的西北越野男,瞧不上婉约斯文的徐铉,对这个新同事新搭档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天天呼来喝去当人家是伙计,自以为是螃蟹,水陆两栖黑白通吃。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九千米高的云层还有劈你的雷,说来就来。 一天赵光义和大臣闲聊说起柳开的特别轶事,先是吓了一跳,接着一阵恶心。大臣说柳开有个很吓人的爱好,喜欢喝酒时生吃人肝。 虽说赵光义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如此暴戾残忍的行为实在空前绝后。赵光义反感加胃痉挛,朕的江山美好如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