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问道长生_第二百一十四章 事有蹊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事有蹊跷 (第1/2页)

    出了城门,只见一眼望不到边的灾民,正处于城墙之下,眼下已近十月,凛冬将至,如果再不安置这些灾民,到时候这些灾民就算饿不死,也会被活活的冻死。

    可是安置这数万灾民,又谈何容易,这些灾民蓬头垢面,已经在外漂泊了多日,甚至有不少人,已经饿死在了躲避饥荒的路上。

    灾民的营地内,无论是脚步蹒跚的老人,还是蓬头垢面的大人,甚至是那些略有些懂事儿的孩子,全都是一脸颓废的神色。

    整个营地周围都沉浸在一股近乎绝望,死一般的气氛中。

    易安不禁向黄志道问询道:“黄大人,这次的旱灾,难道很大吗?”

    按理说,渭南与长安的距离,并不算很远,如果渭南受灾严重的话,那长安没有道理不受波及啊!

    长安附近,可没有一点干旱的迹象。

    黄志道凝重的说道:“很严重,整个渭南有至少有数十万百姓,除去城中百姓,至少还有十数万百姓受难,最起码有近十万的灾民,开始流向渭南周围的城镇,而长安又是整个雁北最繁华之地,所以来到长安的灾民,也是最多的,唉!”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说道:“朝廷本就不富裕,先前在向渭南拨下了赈灾款后,便再也拿不出来了,就连方才那些赈灾款,都是陛下动用了自己的内帤,才勉强能够再撑一段时日,也幸亏了陛下圣明,否则这次灾情过后,可就动摇到国本了。”

    黄志道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就算有陛下的内帤充当赈灾款,但这些赈灾款平均分下去之后,每个人也只能得到几两银子,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灾民的困难。

    现在的米价,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来数十斤米。

    算下来,这些赈灾款,大概也就只能撑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再节省一点,大概还能撑到半年之后,这时间听起来不短,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就觉得不够用了,这次旱灾,也就意味着整个渭南的百姓几乎颗粒无收。

    这也就是说,将来至少会有一年的时间,渭南无法恢复民生,如果第二年灾情仍旧不见好转呢?

    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到了第二年,如果渭南的情况,仍旧不见好转的话,那就要考虑让这些灾民向别处迁移了。

    “这件事情,只怕有古怪。”易安沉吟道。

    “小友,你难道发现了什么?”黄志道闻言,心里不禁有些意外,他可是知道易安是有着一些异于常人的本事。

    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也知道对方绝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易安于是将自己方才察觉出的不同寻常,讲给黄志道听。

    “这……”黄志道闻言,不禁面色一变,仔细思索之下,顿时与易安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件事情简直来的太蹊跷了,就仿佛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一般。

    “不行,这件事情,我要迅速去禀报陛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