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蚩尤_分卷阅读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1/2页)

    “鸾凤合接,桃李共济。”

    这八个字很令人不解也就罢了,最奇特的是,这字看来竟像是手指写上去的,只是指痕极深,绝非人力所能够。陶宣命人将这块石板好生收藏,秘不外宣,却悄悄四处寻高人来解此谶语。

    而恰在此时,盐州来了个大人物,此大人物并非旁人,乃是十三岁初入长安便才名显扬,十六岁入进士,成为当朝顾相的得意门生,十七岁过博学宏词科考试,如今官拜监察御史,还和当今广陵郡王有些不清不楚的大才子,大名人,柳凤集,柳子羽是也。

    凤集少年时大半时间在盐州朔方军中度过,如今名扬天下,盐州人不免与有荣焉,对凤集返乡很是欢迎,作为地方长官的陶宣虽然对凤集的来意有些揣测,但表面上也对这位少年才子发出了盛情邀请,请他在盐州停留期间,赏光在节度府小住几日。

    没想到,凤集竟然一口答应了。

    陶宣大为不解。此次重逢,凤集身上实在有太多令他不解的地方了。

    一来凤集做监察御史,但不分管朔方,此来何意?二来前阵子听说凤集随广陵郡王殿下的军队奔赴西北前线,对抗回纥,怎么忽然来到了盐州?三来,他认识凤集已有些年头,此子虽然貌美若好女,待人也素来温和有礼,总是面带微笑,但那样的笑,看着就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如今再见,凤集容貌更盛,却言笑晏晏,一侧首一回眸,均自有一段天生的风流,美得简直让人抓心抓肺。

    陶宣不免心下暗暗琢磨,这柳凤集与李淳的事,看来九成是真的,不然以此子秉性端方的性子怎么就能变得这样风情万种?定是被李淳在榻上好生调/教过了。

    他本就男女不忌,当年对柳凤集已有些遐思,只是未能得手,如今柳凤集只带着个小童,孤身入住节度府,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块肥肉,不吃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何况此子若真是李淳的禁脔,却被自家吃到嘴里,岂不是更加快意?

    是夜,陶宣于节度府湖心亭宴客,府中处处明烛高烧,侍女穿梭往来,衣带留香。出席人数众多,文武兼有,其中还有很多本地大族,半是给节度使捧场,半是对柳凤集好奇。

    柳凤集也不负众望,彼时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明月,二月映照下,凤集长发未绾,白衣飘飘,横笛踏歌自水上长桥款款而来,身后跟着个眉清目秀的垂髫小童手捧瑶琴,竟是宛如谪仙。

    甚么叫美人,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美人儿,在这一刻,众人纷纷明白了为甚么当年贵妃回眸,六宫粉黛便没了颜色,这与容色无关,实在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风情独一无二。偏偏如此美色当前,却让人生不出丝毫亵渎之心。

    这一下出场先声夺人。李唐重道,国人不免纷纷学些黄老,如今活生生一个谪仙出现在眼前,登时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凤集身上。陶宣大为得意,亲自出亭,降阶相迎,才要去携凤集,那小童已顺手将瑶琴递过来,自己托住凤集长长衣袖下的手,将他恭送进了湖心亭。

    陶宣微有些尴尬,方将瑶琴转手要交给下人,那小童已大声道:“此是我家郎君爱物,莫给俗人污了,还是我拿着罢。”说罢便抢了回来,抱在怀里,目光很是不善。

    陶宣被他抢白了几句,心中却有些暗喜,原来自己在柳凤集心中,倒不是俗人一流,看来他对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