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0 (第2/2页)
这次也直接以祭奠天子的名义,领着手下数万将士前往京都。 一路也相当嚣张,让与他同级官员向他行礼,对方不愿,郭匡竟让他的爱将砍了那官员的头,暴虐之名传到了京都,令一些朝中官员吓破了胆子。 等郭匡人马离京都只有不到二十里远时,就有官员斗胆进言,鉴郭大人之忠义,当开城门以大礼相迎。 尽管有不少官员默默以看傻子的眼神看他,但也有部分官员附和他的话,表示朝廷应安抚为重,最好能以高官厚爵拉拢。 以他们这么熟练的话语来看,以前没少这么干过。 锦荣内心啧啧,她原以为她爹唐文宾已经是奸臣圆滑小人的典范之一了,没想到还有更厉害更厚颜无耻之徒。 唐文宾忍不住打了喷嚏,幸好以袖掩住没被人发觉。 看这朝野百态,锦荣眯了眯眼,又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也不奇怪部分官员会有这样的态度,论兵马,郭匡的将士是数一数二的悍勇,而向来闲散懈怠被摄政太后接管才两三个月的京都守军,也难以抱多大希望。 听说郭匡还有一爱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惊天下之勇。 迎郭匡入京,大不了许个高官厚禄,应付应付得了,连外戚杨家宦官专权都忍过来了,还怕一个小小马匪出身的州牧不成。 但锦荣表示自己不傻,引狼入室这招太明显了,所以轻飘飘地拍飞了这一提议。 还有官员纠缠不休道,“太后莫要因此辜负了忠臣之心。” 忠臣,怕是成了郭匡的忠臣吧,持低头垂首的大臣们内心腹诽道。 “那就由你去迎郭大人吧。”高坐在殿上的锦荣暗含深意道。 显然依那官员短浅且傻得可怜的见识没听出来太后的意思,反而喜不自甚,连连奉承了好几句话。 锦荣摆了摆手,直接退朝了,听多了傻子的奉承,容易被拉到一个档次的。 除了率先提议的官员,还有那些附议的人,都被锦荣打发出了京城,而刚开始还觉得深受重任的的人,很快就发现护送他们的人都抛下他们悄悄回了京都。 而这些都是摄政太后派来的人。 察觉不妙的几位官员想往回走,却发现城门关闭,将他们拒之门外了。 这是要断了他们的后路啊,只能认命去迎接郭匡,若是郭匡能顺利入京,他们才能得几分好。 但事情发展会如他们所想吗?郭匡一开始听闻是摄政太后和少帝派来迎接他的朝中官员,在倨傲之余还是给了几分面子,但到京都门口,见到城门禁闭,还有严兵把守。 一下子就怒了,将十几个迎接的官员皆斩于马下,连求饶的话都没来得及让他们说。 郭匡马匪出身,队伍里没几个谋士,何况郭匡又一向独断专行,谁敢劝阻,火上浇油的倒不少。 京都里,锦荣听说了此事,很虚情假意地感叹了几句。 其他大臣心中腹诽,还不是你亲手送他们去死的,但腹诽之余,又不禁胆寒于摄政太后的手段,不过几句话,便令那些人死于郭匡手下。 锦荣顺便让人往外宣扬了一番郭匡的暴虐。既然郭匡做都做了,应该也不在乎多几个恶名。 在某些时代,名声好坏也能起到关键作用的。 至于让郭匡入京,就更不可能了。 各地其他州牧收到消息的,先是心底鄙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