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南边儿来了一阵风_分卷阅读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1/2页)

    位仅次于胡爷的黄皮子,黄二爷。

    隔开师院与红星电影院的这条街叫鱼市街,顾名思义,是一条专门卖鱼的街市。陈文武自小就生活在这儿。文武他爸是个文化人,电影院还是国营的时候,专门在里面卖票。文武沾了他爸的光,总能看上免费电影。

    有一天,他看了部名叫的片子,被里面的蝴蝶夫人宋丽玲迷得七荤八素。那时的陈文武就在想,即便蝴蝶夫人真是男人,自己也还是喜欢。

    自古英雄爱美人,美人不分男女。

    陈文武他妈死得早,他爸望子成龙,就给他取了个文武双全的名字。可惜他天生就不是学习那块料,从小心思就全放在了打架斗狠上。用隔壁邻居的话讲,这小子就是个天生的流氓。

    于是,勉强读完了个技校,就开始带着几个小弟兄混江湖,也就是在这时,认识了胡爷。

    那时,胡爷在鱼市街附近开了家麻将馆,面上说是供人消闲解闷儿,实际就是聚众赌博。陈文武他爹生性好赌,但凡有俩钱必要往麻将馆去。

    这日,陈文武他爸输光了钱,一口咬定是桌上有人出老千。一向唯唯喏陪的老陈也不知是不是撞了邪,竟与那人撕扯起来。那人是胡子的手下,整个麻将馆里全是自己人。见状将老陈团团围住,一顿胖揍,将人直接打进了医院。

    陈文武初生牛犊不怕虎,见自己老爹让人打进了医院,直接拎刀跑到麻将馆大闹。陈文武学习不咋地,打架却是一把好手。一挑八愣是没怂,打出了一段佳话。这佳话随后传到了胡爷耳朵里,他闻讯而来。两人一番勾兑,竟发现居然志趣相投。几杯黄汤下肚,当即化敌为友,连夜跑去关公庙拜了把子。

    胡爷本不姓胡,老家东北。他告诉陈文武,他们那地方是认五仙的。自己便以“狐”为名号,久了大家就都喊他一声胡爷。陈文武当即决定,他要做了那“黄皮子”,日后的兄弟,就依次排开,分别称“白”、“柳”、“灰”。

    自此,陈文武便有了黄二爷的名号。

    之后不久,麻将馆生意越发惨淡,经营不下去了。胡爷正为难要不要干脆把房子卖了,陈文武提议鱼市街上有家媳妇儿对老公公不好,总在打骂他。这老头有手削面手艺,陈文武有次跟他爸吃过,味道了得。不如干脆就把麻将馆改了,开家面馆,让那老头来削面得了。

    胡爷自知陈文武是个能办事的,便开口就交由他来处理。

    削面老头正愁找个容身之处,根本没想过要什么工钱。得知陈文武来意后,二话不说收拾了一点细软,就跟他住进了面馆。没过多久,面馆便营业了。

    在陈文武的打理下,面馆生意相当火爆。老头的儿子媳妇见老头“出息了”,曾经还来闹过几次,得知这是黄二爷的地盘后便再不敢造次。一家人怕被找麻烦,最后连鱼也不卖了,灰溜溜地逃回了老家。

    老头因此对陈文武更加感恩戴德,将所有精力全放在了面馆上。随着感情增进,老头将一身削面绝活连同汤头的秘方尽数教给了陈文武,表示日后自己入了土,若他还想要这面馆,总也有个手艺。

    陈文武也不矫情,当即跪下“咚咚咚”给老头磕了仨头,全当是拜师。陈文武日后那身精湛的削面功夫便是从这儿来的。

    记得那是天刚刚回暖的时候,老城里突然来了帮外地人,就在鱼市街附近开了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