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年_分卷阅读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 (第2/2页)



    她被陶超然接回陶府之后,终日郁郁寡欢,陶超然特意离着洋溪湖畔不远处修了座木屋,供妹妹偶尔来这里小住。

    痴心女子负心男,两处地方都令陶婉如既爱且恨,终生无法忘怀。

    娟娘听着陶灼华的打算,默默垂首无言。她在心底暗自祈祷苍天有眼,令旧主人来生幸福顺遂,莫要再遇到始乱终弃之人。

    日子快如流水,转眼便是陶婉如的五七。

    因是家主不在,陶家门扉半掩,一直闭门谢客。因是中元节临近,陶灼华特意命管家请了几位和尚来府中做了场法事,超度母亲早登极乐。又亲自沐浴斋戒,为母亲抄写了几卷,虔诚地焚在佛前。

    前世不怎么相信因果报应,对佛菩萨也没有太多的敬畏。反是隐居洋溪湖畔的四十年参透生死,陶灼华才晓得冥冥之间一切皆有定数。

    眼见得陶婉如后事处理得宜,陶灼华便带着娟娘与茯苓,在陶府里管家的陪同下,一同去安置母亲的骨灰。

    不大的蓝花瓷坛捧在陶灼华手中,却好似重逾千斤。

    打从记事起,陶灼华瞧得最多的便是母亲的眼泪。无论是春日迟迟,还是秋夜渐凉,陶灼华从梦中醒来,时常可以发现母亲孤灯独坐,珠泪满面。

    陶灼华不敢出声惊动母亲,同样心酸的眼泪往往顺着脸颊滑落,一点一点漉湿青绿色的蕙草长枕。对母亲有多心痛,就对那个住在京城的男人有多痛恨。

    昔年随他入京,陶灼华亦曾想过要替母亲讨回公道,奈何以她蝼蚁之力终归无法撼动长公主这棵大树,最后有着陶家人被她握在手中,反而陪上自己的余生,更换得何子岑为她倾国倾城。

    时光倥偬,她重回十岁青葱年少,势必要辗动命运不一样的转轮。

    手捧着陶婉如的骨灰,陶灼华默默陪伴母亲最后一程,她在心底祝颂母亲一路走好,保佑自己和舅舅一家都能幸福安康。

    伊人已然香消玉殒,如枝头繁花一朵,虽然零落成泥,也有香如故。

    陶灼华将母亲的骨灰分做两份,准备一半洒入洋溪湖畔的碧水之中,另一半则葬在云门山涧那片曾经梨花如雪的树林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有许多夏夜的记忆,便是与娘亲与舅舅一家人在洋溪湖畔泛舟。穿过那一座青竹曲桥,岸边便是易安居士曾经隐居的顺和楼。

    陶婉如蕙质兰心,每每行舟此处,她便会低声吟咏这首,声音里带着无限的伤感与回味。

    曾经为了爱飞蛾扑火的女子,纵然恨得决绝,却依然斩不断那一缕情思。

    能抹杀与苏世贤所有的过往,陶婉如依然放不下两人初遇的那片梨林,还有洋溪湖畔的山水风光。

    经年之后,陶灼华隐居洋溪湖畔,才从母亲留在木屋里的札记发现了端倪。

    陶婉如与苏世贤两情相悦之时,那负心男子曾多次带她到这里游玩,两人谈古论今,在洋溪湖畔泛舟,亦曾惊起满湖鸥鹭,羡煞池中鸳鸯。

    芳心只共丝争乱,苏世贤抛妻弃女,陶婉如的一颗少女心纵然被他片片践踏,碎成一地泥泞,依然不曾悔恨当年的初遇。

    红颜易老,美人迟暮。陶婉如等不来负心男子的忏悔,唯有饮恨在陶府旧居,本该大好的花信年纪,却在十年间郁郁终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