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女奇志(全)_分卷阅读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 (第1/1页)

    是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不可和他们一般见识。”

    “采取以上三点措施后,我怕三辆装甲车顶不住恐怖分子的攻击,能否增加到五辆?”索正雄担心地问道。他在审讯上颇有一套,但对于刑侦破案要诀则不甚了了。

    “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出现局面,如果押送力量太强大,恐怖分子怎肯飞蛾扑火?当然恐怖分子发动攻击,我们的同志会出现一些牺牲。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不过能避免的牺牲一定要尽量避免。索组长,明天请你不要随车行动。”面对询问,彭非和盘托出装甲车队是可以牺牲的诱饵的实质。

    “彭非同志,这样一来会不会让杨犯真的被恐怖分子劫走,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听到这里,刘稼轩有些担心。

    “我们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武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此前已经得到陆军航空兵领导的同意,明天他们将借给我们一架最新型的、可抗重武器袭击的超重型直升飞机,于离所经路段仅10公里的红溪机场待命。一旦装甲车队遭到袭击,可以在5分钟里抵达案发现场,从空中把杨犯惠娟运走。这以后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打击恐怖分子,直至将他们消灭或擒获,当然最好是擒获。”彭非现在所说才是诱捕行动的根本保障,如果不是自省派成员,没有得到来自于绝对服从总统霍玉辰的军方的援助,上述诱捕计划成功的概率确实不太大。

    “但是我们如何保证5分钟内,不让恐怖分子直扑监押杨犯的装甲囚车,等到空中支援呢?”刘稼轩知道彭非的背景,因此不去追问与军方协调的事情,继续对彭非方案中的薄弱点提出质疑。

    “恐怖分子人数有限,不可能同时对三辆装甲车发起进攻。兵行诡道,只要我们把杨犯惠娟安置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争取到宝贵的5分钟。”彭非继续抖开自己的包袱。

    接下去三人按概率和敌我心理战的原则,分析了各种情况,最后确定第一辆装甲车被首次攻击的可能性最小。

    “那就这样,明天第一段路还是把杨犯放在中间一辆装甲车里,开完公捕大会后就把杨犯秘密地押入第一辆装甲车。出了问题我负责。”刘稼轩底气十足地拍了板,对于明知不会出问题的事情,他向来“敢于”负责。

    “还有,我们是否能在另外两辆装甲车上也各安排一名不怕牺牲的女刑警装扮成杨犯惠娟,在关键时刻对恐怖分子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呢?”索正雄这个建议很是到位,博得刘稼轩、彭非一致赞赏,并请他会后具体落实。

    “我还补充一点。索组长,可能你不知道。据前面看管杨犯惠娟的几拨同志反映,她表面上老老实实,戴镣铐、使用刑技措施,都是逆来顺受从不反抗。但每次训练新的押解镣铐都可以发现她故意拖延时间,寻找不会导致镣铐收紧的攻击动作。几乎可以断定,一旦其同伙出现,杨犯惠娟会不顾身上的镣铐约束而作困兽斗。如果让她弄出动静,导致恐怖分子过早确定她的准确位置,我们即使不会前功尽弃,至少也要给杨犯惠娟提供‘三进宫’的机会了。”彭非的意思是即使杨惠娟被其同伙当时救出,个把小时后仍会与同伙一起再次落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从6月10日第一次被捕算起,杨惠娟就真是“三进宫”了。

    “感谢彭副部长,我马上布置人准备好乙醚麻醉剂,杨犯惠娟一有异动立刻把她麻醉过去。”索正雄毫不含糊地定出了应对方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此时,分属唐汉独立党不同派别的这三名官员,因为有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语言,一唱一和地完善着诱捕方案,谈得分外投机。在这个时段,平时他们之间因权力之争而产生的钩心斗角,仿佛都不存在了。

    “运走杨犯后,围捕恐怖分子的行动如何展开?”刘稼轩又把议题引向下一部分。

    “我建议动用四架部里自有的警用直升飞机,也于交火开始后5分钟抵达现场。这些直升机一方面于空中引导增援地面警务部队对恐怖分子展开不间断地围捕,并在必要时直接放下机上的特警参加围捕;另一方面将电子跟踪装置射在恐怖分子的车辆上,以保证车辆逃至不便于直升飞机目视追踪时,仍能保持与目标的接触。总之,通过对恐怖分子穷追猛打,不给他们喘息机会,最后达到将他们全部捉拿归案的目的。”彭非自信地回答。

    “为防止恐怖分子分散逃命,直升飞机数量可以增加到八架,四架飞赴现场,另四架在外围待命,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增援。这样,即使杨犯被他们劫到手,我们也能连饵带鱼重新收入网中。”刘稼轩的慷慨超过了彭非的预想。于是诱捕方案基本成形,只等具体落实了。

    “杨犯现押本部大院,今天下午和晚上你们还有什么工作,可以抓紧时间做完。”三人秘会结束前,刘稼轩又对索正雄叮嘱了一句。他的意思是,索正雄应抓紧时间在杨惠娟押入汉都监狱前再进行一次审讯。

    但索正雄另有考虑,他说:“在临全对杨犯惠娟进行过三次审讯,该犯基本上是软硬不吃。据此我认为征服该犯的意志必须有一个较长的审讯时间,突击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