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4 (第1/1页)
自己车上,自己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于是赶紧转攻为守、分占要地。具体安排是:一人钻入装甲车底,封锁进攻线路;一人退上高瑾开来的载重卡车,防止后路被抄;一人爬上西面石敏开来的载重卡车,掩护西侧翼;两人返回装甲车内,加强守护力量;车长自己则在装甲车前门附近游击,边放冷枪边根据形势随时准备向危险方向增援。 这样一布置,“九美”进攻第二辆装甲车时所具有的四面包抄优势顿时失去,要接近装甲车,就必须先拔掉外围她们自己设置的“据点”。“还是要用火箭弹驱逐。”高瑾一声令下,自己先拿了一具火箭筒,卧下身对着第一辆装甲车底打出一发“穿越弹”。她的射击精度不比夏晓倩差,只一弹就穿过装甲车底部,击中由她开来的卡车的后轮胎。大爆炸震慑了车长、装甲车底的特警和被击中卡车驾驶室中的特警三人,在被弹片划伤的车长指挥下,三人退到了更外围的卡车和煤堆后负隅顽抗。高瑾开火的同时,张丽颖也拿过一具火箭筒,对准石敏开来的载重卡车的驾驶室就是一炮,威力巨大的火箭弹将卡车前部连同盘踞在里面的特警一起炸得粉碎。 经过这个回合的较量,第一辆装甲车的外围基本扫清。但敌车长并不甘心失败,在他的带领下,他们三人在外围轮番向装甲车后门前的空地扔出手雷,封锁了“九美”前进的道路。“要继续驱逐他们。”在高瑾的安排下,叶琼璋、张丽颖、石敏、卫旭蕾四人以逐次掩护态势,逼近了正在乱丢手雷的敌人。一旦敌人被驱逐到手雷投掷距离以外,高瑾和钱红梅就要对第一辆装甲车发动最后攻击。但就在这个时候,进攻发起后的4分50秒,远处传来了一架直升飞机的轰鸣声。 照事先任务安排,由曹蓉和夏晓倩负责防空。于是,在大树后隐蔽好的她俩不约而同地端起火箭筒,准备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又过了15秒,敌机悬停在第一辆装甲车上方100米的空中,这个位置暂时看不到两个旋翼,曹蓉、夏晓倩耐心地等待着。80米、60米、50米,敌机下降到40米时,两人发现这架直升飞机竟没了旋翼,原先安置旋翼的位置只有裹着厚装甲的长方形盒子,而它现在的升降靠得是机腹下多个喷气孔的动力。这是怎么回事呢?两人惊呆了。 原来这架直升飞机就是彭非依靠最高统帅霍玉辰的斡旋,从陆军航空兵借来的可抗重武器袭击的超重型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被冠以“空中坦克”的美名已有半个世纪了,但事实上只要低空飞行时旋翼仍在工作,哪怕飞行速度再快、装甲覆盖再全再厚,依然极易被很普通武器击毁。所以,无论美国的“阿帕奇”、法德合作的“虎”式还是俄罗斯的米-28,使用场合均为出其不意的偷袭,而不可能像坦克那样堂堂正正地开进。要保证低空时像坦克那样“刀枪不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停止旋翼的工作,将它们保护在厚装甲里。顺着这条思路,唐汉独立共和国军工系统的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借鉴英国“鹞”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攻击机的设计思想,在直升机下半部也安装了一套喷气垂直起降装置。同时又把主副两旋翼设计为液压收放式,当直升机在喷气垂直起降装置作用下在空中运动时,旋翼就可以被收进外包厚装甲的保护盒中。不过由于额外机构众多,这款超重型武装直升机也存在着有效容积率极小的缺点。虽然它的外形、自重都与主流武装直升机旗鼓相当,但有效仓室除驾驶员外只能容纳2人。而且外挂武器后垂直起降能力不足,暂时无法携带任何武器。作为一种新设计思想的原型机,这款武器要走向实用还有漫长的道路,但用于执行带走被麻翻后的杨惠娟的任务,却是再合适不过的。 这架怪异的直升机又下降了10米后,曹蓉和夏晓倩都意识到再不开火就没有机会,现在只能碰碰运气了。她俩几乎同时对机腹上的喷气孔发射了火箭弹,但喷气孔直径微小,又深陷在机腹的装甲下,岂是火箭弹能够直接命中的。结果火箭弹打在了机腹上,而这种对付轻型坦克的穿甲弹所发出的动能,根本无法克服比重型坦克装甲还厚的复合装甲,弹头被反弹到高速公路的路基下,炸出了两个弹坑。紧接着,两人又对尾翼保护盒、主旋翼保护盒、机侧装甲连续发射,但弹头无一例外地被弹到路边,炸出一个又一个的弹坑。正当两位姑娘还想把满腔怒火倾注在储备丰裕的火箭弹上,希望以连续攻击击毁这个空中怪物时,远处又飞来了四架有旋翼的直升飞机。它们虽然没有配备重武器,却开始以机枪扫射外围阵地,为地面上的同伴撑腰打气。为保护姐妹们的安全,曹蓉、夏晓倩只得把打击目标转向这四架直升机。不久,一架敌直升机中弹起火,幸存者不得不一面救火,一面摇摇晃晃地驾机返航。其余三架直升机见状,害怕遭受更悲惨的命运,一起停止对地攻击,升到高空,监视着硝烟弥漫战场上的动向。 行动开始后的5分20秒,超重型直升机悬停在第一辆装甲车上方,由于直升机的底部与装甲车的顶部只有10cm的间隙,咋一看还以为是直升机坐在了装甲车上。从打开的直升机底仓门里放下一个圆形钢笼,它穿过已经被秦队打开、好不容易才对准的装甲车的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