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1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0 (第2/2页)

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在未表明真实身份前,就能探查到官衙里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倒也没闲着,很快在官署附近物色了一所合适宅邸,寻了牙人,直接签了三年的租约。

    陆辞定得快,付钱时也十分爽快,自使三方尽欢,尤其是那牙人,正为很是容易到手的这么一笔报酬乐得牙不见眼。

    对于陆辞的一些问询,他自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说起那横行乡里的拦路虎王状时,更是滔滔不绝。

    陆辞笑眯眯地边听边点头,等牙人一走,就差了一健仆出去,对过往苦主一一进行查证了。

    房屋既已赁好,待其余下仆将其稍作清扫后,他便将客邸的房给退了,行李也尽数搬来。

    空置了许久的院落终于被人赁去,虽不奢华,但连雇佣的下仆的举止穿着都很是得体,一瞧就知家境殷实。

    再看那郎君,生得风流俊逸的好模样,让路人都忍不住扭头多看几眼。

    这使得陆辞在搬入的那日,几乎引来了整条街巷人的注意。

    在那些尚有小娘子待嫁的人家眼里,马车上除了被不断搬下的行囊、却无半位女眷这点,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

    只不知他本人是要在汾州久住,还是只为做生意方便而租赁的场地,自己却是要来来去去的?

    可惜的是,陆辞并不急于走访邻里,自然就无法为他们解惑了。

    他紧闭门扉,忙活刚搬完家的诸多琐务。

    汾州既是连通判都无需配备的小州,在各方面的条件,自然不比繁荣鼎盛的汴京,也不如密州。

    当然,利弊相随,好处自然也是有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在物价上,汾州较前两者都低上许多。

    陆辞在官署附近所租的这处院落,价格很是实惠,却比他在密州和汴京所拥有的宅邸加起来都宽敞。

    除了六间足够下仆居住的平房外,有前厅、正堂、新盖的耳房、厢房、偏远,房舍间的空地种了花草和几棵高大林木,还别出心裁地挖了小水池,养了几尾游鱼。

    走过小池和假山后,才是主人家的书房和寝室,显得很是幽静。

    唯一缺的,就是马厩。

    陆辞又花心思研究了一番四周地形,最后不得不承认,哪怕他想故技重施,用竹管引入自来水的做法,换在这,可是行不通的了。

    但他也不愿寻挑夫买水,而直接雇了工匠,向官衙做了申报后,就在巷口位置凿了一口井。

    显然,他的意思,是不止让自己这一家取用,也默许居于同条街巷的其他人家取水了。

    这慷慨大方的做派,一下就博取了不少尚在观望的人家的好感。

    尽管能住在这条街巷上的,条件都甚为宽裕,但能用现打的井水,当然比要经挑夫之手的要来得方便和干净。

    单只算来到这大宋年间后的,陆辞就已搬了整整四回家了。

    积累过这些经验,导致他处理相关事务的效率,较从前都要高上不少。

    一等忙完,他算着关于王状案的审理也该差不多了,便在夜里将官服、敕黄和任命状等悉数从箱中取出,整整齐齐地放在案上,准备明日一早,就去官署上任。

    他刚准备好,忽有一健仆前来叩门,犹豫着报上一件怪事。

    原来自打他们搬进这所房屋后,每日一早,打开大门洒扫门前台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