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装俏佳人_《她的美丽足以让当代13亿人心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她的美丽足以让当代13亿人心碎!》 (第1/4页)

    [转载前言:这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哭泣的故事,虽然放在里可能会影响效果,因为这部不足以跟它放在一起。可是忍不住了,在哭泣之后,想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这个故事,和我们一起感动,一起缅怀。你可以将它转载到更多的地方,记得写上英雄的名字和原文作者的名字。]

    ――抗日女兵成本华神秘照片惊现网络探秘

    2006/01/31重庆晨报记者:夏显虎

    前不久,有朋友建议我到网络上看看:“上面有一张照片,抗日女兵的,震撼人心!”对那段历史,通过各种渠道,我知道很多。血雨腥风,就是对那段历史的概括。那是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历史,沉重得让我害怕再去翻动。但是,我还是打开了网络。一张历史照片,能把我这位满腹学问的朋友惊得语无伦次,其中肯定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随便进入一个网站,轻易找到了这张照片。我发现,这张照片,已经被千万网友点击得发烫。

    1、抗日女兵笑对死亡

    我首先看到了照片下边的文字:“1938年,日军在华东捕获了24岁的抗日女战士成本华,并残忍地将她杀害”。

    (相片1地址:img04.21/2006/02/06/5055947.jpg)

    照片中她还保留着作为游击队员的装束,只是被卸掉了武装,但女勇士的斗志更胜于普通的抗敌武器。见惯了战争画面和宣传招贴,猛然见到这样的女子,很是让人惊叹:能在虎狼之敌面前不失自信与威严!愿英雄不死,民族自强之精神不死!!!

    我继续往下读,心开始发紧:成本华是在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捕的,当时她24岁。因其佩带的皮带是童子军所使用的制式皮带,被日军称为“中国女童子军”,实际上,以她的年龄,应该不是童子军了。从成本华所穿的衣服看,应该是属于地方武装。

    图的背景是一处临街的木质结构的房子。四个日本军人,从不同角度打量成本华。两位百姓,老的着深色长衫,无奈地把手拢在袖子中,悲戚地望着成本华的背影。旁边那位个子高大的小伙子,不知是不是成本华的战友,他的眼神分明比别人更为关切、凝重。

    而成本华本人却是最镇定的,表现出一种安详,甚至面露微笑。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这是一脸自信、无所畏惧的姿态,在以残暴闻名于世的日军环视之下,表现得从容不迫。

    照片中的成本华,双手交叉昂首挺立。这张照片上的成本华,笑意更加明显了,真正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成本华的头发有些凌乱,本该往后梳理一些的。这不加修饰的一缕,反倒平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

    2、众多疑问困惑千万人

    读完这段文字,我的目光移到这张老照片上。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美的女性!震撼人心的美!让人惊怵的美!!

    67年的风雨岁月,已经使这张照片变得有些模糊,而受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又使这张出现在网络上的神秘照片显得非常粗糙。但是,我仍能清晰地读出成本华脸上的无所畏惧,以及对鬼子的极度蔑视。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四周围着众多如狼似虎的残暴无比的鬼子兵,却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她是谁?是抗日正规军,还是地方抗日武装?她的职务是什么?她是哪里的人?她是怎样被捕的?她是怎样被杀害的?她生前都有些什么样的惊人事迹……

    还有: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我急于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搜索了差不多所有关于“成本华”的网页,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在网络上看到的是,千千万万人的感动,和对成本华赞美。这张照片被疯狂转贴,却没有更多有用的信息。

    千万个问号悬挂在网络上。我发现,我的疑问,正是所有人的疑问。

    我背上行囊,出发了。我要去寻找有关这个神秘抗日女兵的点点滴滴,直到水落石出。

    3、探寻源头始于网上

    曲折地寻找成本华,是从网上开始的。我在网上查找了所有关于成本华的资料,但获得的信息让人沮丧:成本华,抗日女战士,1938年在安徽省和县守卫城门时被日军俘获,后被日军杀害,牺牲时仅24岁(一说20岁)。再没有更多的东西了。

    我开始追踪这张神秘照片的来源。但由于这张照片已被千万次转贴,所以我无法找到最开始的那张帖子。我试图联系原帖的发帖者,但努力的结果表明,这条路没有希望。我突然想起此前接触过的一本书----―,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抗日战士的故事,包括一些无人知晓的抗日女战士。这或许是条出路。

    好不容易找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翻起来。我惊奇地发现,书里居然有成本华的记载。记载是这样的:“把我征服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敌人抓住女战士成本华,这个中国女人在日本鬼子的枪口前不在乎,不屈服,置生死于不顾,代表了中国女性的英雄气概。这张照片,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表现了语言所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