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1 (第1/2页)
在宫里,仗着大长公主的面儿就是横着走的,她有皇后护着,又是住在皇后宫里,倒不见得有人敢动她,学着她嫂子,只去给太后请安就是。 并不是做哥哥的不疼惜妹妹,只是自打处置了席家,又接受了北狄的投降,战事稍缓,京里如今歌舞升平的,水溶却道,茜雪又生异相,他们的三王子大约要借机谋事了,南安王的兵倒是练得勤,只是曹尚书上个月却驳回了他要银子的折子,难保他不会想什么不好的。 你妹妹进了宫,皇后亲自教养一番,正儿八经的吴国公主,岂不更好?北静太妃坐在帘后,笑微微道,其他人也想当便宜公主,你不得把你妹妹同他们给隔开来? 要让别人知道,吴国公主,和那些便宜公主不同。 第187章 方俭身为帝师,在内阁之中也算打头的人物,他立志进行粮税改革,尚未起步,反对声便沸沸扬扬。老爷子年纪不小,被气得差点卧病在床。好在亦有不少同僚出声支援,只是出乎意料,向来以反贪惩腐、扶弱安良形象示人的户部侍郎,这次没有任何举动。 便是他的旧上司水浮都觉着奇怪,心里暗道,这委实不像泰隐的作风,莫非是妹妹做了吴国公主,他也知道了树大招风,又或者,水溶真的这么厉害,能劝动他变了性子? 方俭却道:自有那么一些人,轮到自己的时候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只是发现功劳不能归自己了,就懒得出头。我们替百姓做事,哪能只顾着自己的名声?他没有点名道姓,只是谁都明白他是在说谁。一时间,质疑改革的焦点却不知被转向了何处,倒是替方俭省了不少口舌之争。毕竟,取富农之余粮以充国库,省贫农之杂税以安民心,到底会损不少当官做宰的收成,难免有些不顺。 林沫却没有出声替自己辩解:我傻了么?他又没说骂的是谁,我自己顶头去认了?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我怕他受不得气,算了罢。不过他守得住,不代表没人替他出头。 容嘉便颇是不忿地站出来了。 这位准驸马爷倒还真对得起他容状爷的诨名,面对当朝宰相也丝毫不惧,侃侃而谈。这一老一少的对话是在国子监的昭沁园举办的,由国子监的几百名学生聆听记录,说到兴处,有不少活络的学生也加入了讨论,史称昭沁四问。 容嘉一问方俭,这富弄贫农之分以何为标准?再问,既然考取了秀才的,就能全家减免赋税,的确这世上考取功名的人并不多,可天下有多少比例的田舍是在做官的人手里?三问,富农贫农登记在册,名单几年一更新?由谁去完成?由谁来监管?其中人力物力由谁负责? 我虽然年纪小,但我父亲是从小小的县官做起来的,他从来告诉我说,做县官的心里有老百姓,只要赋税不过分苛杂,百姓还是有日子过的,而为人父母官的若是只图中饱私囊,便是税政越宽松,他们越是有利可图。方相一心为民,吾辈楷模,只是并非下官悲观,这世上像方相这样勤俭自勉的好官其实并不常见,大多数人,若是远离监督,权力在手,很难禁得住**。 方俭问:小容大人这是因噎废食啊。难道我们便要为了这种惧怕,就置民生于不顾? 容嘉道:非也,只是粮税改革,功在千秋,不是一朝一夕一砖一瓦所能搭就。其中是非利益,无一不得细细斟酌。如今我有四问。而我不过是锦衣玉食里养大的、不知世事的纨绔子弟,不知民间疾苦,到真正实施之时,方相又怎知不会有人有八问、十问?我倒不是说要从长计议,只是这么个大框架摆在那儿,金碧辉煌,若是一点儿也不想细节之处,由着它空荡荡的,也不好看。 他年纪小,说话倒也不客气,就差明说方俭之改革不过是个花架子。只是小孩子倒确实是问到了点子上,便是方俭也慎重了起来。 三人行,必有吾师,圣人诚不欺吾!老爷子气量不小,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学生面前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派头,容嘉也笑弯了眼睛,他生得乖巧,笑起来的时候更是一派天真,叫人心情舒畅,险些忘了刚刚他的伶牙俐齿叫人差些下不来台。无论如何,老的谦虚,小的恭谨,也算是和乐融融。 容嘉大出风头,水溶笑道:你这表弟,也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你在这儿自己舒舒服服的,叫小孩子替你出头,也不害臊? 林沫道:我何时叫他替我出头了?他自己便是个喜欢打官司的,礼拜清闲,前阵子京城风云涌动的时候,这小子心里闷着乐呢。现在又闲着了,没地方让他玩舌战群儒,还真怕他憋坏了。他也知道容嘉是个闲不住的,黛玉封公主,可能最难过的便是他。人人都说他搭上了皇家的富贵,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