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华督府的家底 (第1/2页)
李晟明白了宋献策的意思,在打下了襄阳府之后,如何处理这一批官田的确是非常棘手的事情,这件事甚至会影响到革新军的未来发展问题。 按照李晟最初给大家的承诺,打下了襄阳城,土地自然就分给士卒和无地百姓们,算是践行承诺,这一点也关系到革新军乃至于新成立华督府的公信力,因此土地不能不分,但是怎么分却很重要。 根据顾言和宋献策搜集来的部分田亩资料显示,目前整个湖广行省共有九十万顷土地,也就是合九千万亩耕地,而按照李晟对后世湖北湖南的了解,后世两省耕地面积基本上在一亿五千万亩上下。 也就是说,目前的湖广行省虽然已经算得上非常富庶的省份,可是依然存在大量的隐田没有入册,具体到郧阳府和襄阳府,其中襄阳府拥有七万九千多顷田地山塘,郧阳府则有四万九千多顷田地山塘,合在一起大概有十四万六千顷田地山塘,占据湖广行省的百分之十六。 十四万六千顷,也就是合计一千四百万亩田地山塘,其中有接近八成,即一千一百万亩田地山塘是官田! 李晟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下革新军已经实现了占据襄阳府和郧阳府,可是真正掌握的耕地却仅仅只有四百多万亩,潜在还能掌握的耕地至少还有七百万亩。 湖广之所以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谓,不仅是因为耕地面积多,与亩产量高的关系也是分不开的,平均下来每亩能产稻米二点六石,也就是四百多斤稻米,倘若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这一千一百万亩田地能产二千八百六十万石稻米, 考虑到这一千一百万亩当中还有山塘,即便去掉至少也还有千万亩耕地左右,再去掉损失,差不多总产量在两千五百万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华督府的整体财政能到这个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宋献策讲了一个关于天启年间的例子,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董应举,时任太仆寺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田事务。 董应举当时屯田的规模不算大,只花公款买了十二万亩民田,再加上一些开垦的闲田,加在一起一共有十八万亩,便开始实验屯田。 历代所谓屯田,大多是地广人稀或连年战乱之后,让军队进行半务农性质的屯田,早期卫所制度便是如此,但是这样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也逐渐被废弛。 董应举所组织的屯田,便不考虑给军人屯田,而是广招流民耕种,让这些流民在实质上去做佃农,并且还开水渠、修堤防,连同修了住舍、仓库、坊圃、运输工具等设备,一共花了大概三万两白银不到。 没错,这就是将钱花到实处的效果, 那么收入呢?按照董应举自己所言,‘臣所买以屯,皆各县备边备荒之地,除纳钱粮、供官役、备脚费、膳辽士所费不咨,而两年收入解部兑关,不下四万余金。’ 意思很简单,刨除掉那三万两成本以外,两年时间里他收获了五万多石粮食,给朝廷缴纳了四万两白银的收入。 除了官府得利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