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四点想法:唯一且真正的至高神 (第2/5页)
龙’之类的说法。 反而是在描述各种动物、异兽甚至神时,直接写‘龙首’、‘龙身’、‘龙尾’之类的字眼。 用词之随意,就好像龙是个常识,与‘日’、‘山’、‘海’、‘狗头’、‘人面’、‘鱼尾’之类的词一样。 难道还要在经中解释什么是人吗?倘若读者连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作者怎么写? 所以,如最初作者根本不打算对‘人’做出解释一样,他根本就觉得不需要对‘龙’、‘女娲’这种词汇,做出任何解释! 不解释!因为它们是常识。 也就是说,女娲是早在尧舜禹时期,亘古以来,便是人们眼中,耳熟能详,常识级别的存在。 那么除了山海经以外,最早对于女娲描述的文献,是什么呢? 在学术界,公认最早描述了女娲的是西周时期的《史籀篇》,虽然这本书本身不存在了,但它的内容化在了很多后来的其他书中被引用。 这是考证过的,我就不解释了,总之‘娲’这个字,有籀文,意思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这就是女娲最早的传说,从古至周朝,她都是化生万物的神。 不是造人,是造万物! 女娲造人传说的最早记载,是在宋朝,那已经太晚了。 炼石补天的传说,则可信度高很多,最早出自西汉《淮南子》,而这本书源于先秦时期的传说。关于女娲,还有一日七十化,人面蛇身,发明笙簧、瑟、埙等记载。 所谓一日七十化,意思是她每天都在衍化出各种事物出来。 其实就是和西周时期的‘化万物’对上了,结合山海经,也是这个意思,女娲之肠化为神了。连肠子都如此,更别说其他了。 可以想象,山海经时期的人眼中,女娲可能全身上下,一切都化为世间万物了。随便一个神,都可以被视为女娲的无数化身之一。 也就是说,女娲我们已知的最早传说形象,就是一个创造了神、创造万物的这么一个存在。 至于炼石补天,山海经里没有写,我就不说了。《淮南子》说的那么详细,大约有艺术加工。但天塌了这么大的事,写女娲去搞定,也侧面说明,女娲就是先秦时期,乃至一直上溯到上古五帝时期,都是人们常识性中的至高神! 一个身化万物,众神之母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问,女娲身化万物,衍生众神,那么盘古呢?盘古哪去了? 盘古实在是出现的太晚了,是在魏晋时期才有他的传说。而且是吴国文人,大概是通过南方百越民族的传说,而记述的。 汉以前没有任何文字,提到过盘古。汉代也没有任何墓穴,绘画过盘古…… 反倒是汉朝墓穴之中,我们现在挖掘了有女娲伏羲图,有嫦娥奔月图,西王母的图…… 连嫦娥奔月都有,却没有盘古开天,足以说明,盘古从来都不是诸夏的创世神。 女娲才是创世神!是炎黄一系自古以来的至高信仰。 在上古时期,女娲的地位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证据很简单,战国屈原《天问》就写:“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这句话有两种解读,第一种:女娲的身体那么奇怪,是谁设计的? 第二种:女娲竟然有身体?谁创造的? 第一种解读下,屈原是在疑惑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这么奇怪? 其实我倒是更好奇,屈原为何不写炎帝有体呢?炎帝牛角难道不奇怪了吗? 第二种解读下,屈原疑惑的点就变成了,天地万物不都是女娲所造的吗?那么女娲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 但不管是哪一种解读,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屈原的认知中,女娲就是最高的了,她上面不存在其他神。 假如盘古存在,或者其他任何比女娲地位更崇高的神存在,那么屈原就不会问出这句话了。 而是应该问,盘古有体,孰制匠之。 屈原问女娲的潜台词,就已经表明,女娲的神格封顶了。 然而秦朝之后,汉代独尊儒术,导致了另一个皇者,取代了女娲的地位。 他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 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会比较颠覆。 因为你们理解的伏羲,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么说可能不贴切,换个说法:原型还是有的,真的有伏羲,也确实是有功绩的始祖,可他在上古不那么重要,更没有后世所传的那么伟大。 既然是聊山海经,那么山海经里有伏羲吗? 答案是:零。 记载传说人物,古代帝王最多的《山海经》,没有关于伏羲的哪怕一个字! 那么战国以前的考古文物有关于他的东西吗?答案是:零。 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