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_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5节 (第1/2页)

    以前的话,别说跑了,就是走,也只能走一圈,脚底板还很疼。

    这也是为什么,他跟孩子们说,他们家不适合种地的关系,小的小,弱的弱,还没个大牲口……他也不太会种地啊。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带着三个孩子,这个时候,温润才知道,古语说的没错儿,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行吧!”元刀也不太肯定,回来的时候,大人能派车送温秀才回来。

    要是不能的话,温秀才可能得在县里头租车回来,但是要有车子接的话,那就更好了,他也无意为难张村长。

    “好,我这就去套车!”张村长转身就走。

    他家有牛车,也有马车,算是莲花坳里少有的“富裕人家”啦。

    温润呢,趁机将三个孩子送去了隔壁的杨家:“请您帮忙看一看他们三个,如果晚上我不回来,就在这里住一宿,第二天我肯定回来。”

    “到底咋回事?怎么官差来了?”杨大婶吓坏了,将孩子们放到炕上:“是不是那王贾氏又闹幺蛾子了?她还不死心吗?”

    三个孩子一听二大娘的称呼,顿时紧张了起来。

    大人们害怕官府,小孩子们也知道,官差不好惹。

    “不怕。”温润安慰了一下三个孩子。

    杨大叔也犯愁了:“这怎么还没完没了呢?”

    上次来闹,没成,这次又闹?还惊动了官府。

    “我不怕他们闹,有理走遍天下。”温润正色道:“两位不用担心我,好歹我也是有功名的人,何况我户籍都做好了,一切合法合理,情有可原,他们要想动我王家的孩子,也得看我同意不同意!”

    温润是动了真格的,二伯娘那老娘们儿忒可恶了,恶心到了他,这次不给她踩死,誓不罢休。

    “那我也赶车跟你去吧。”杨大叔不放心。

    “不用的,大叔,帮我看好家就行,张大爷赶车跟我去,他是村长,好说话一些。”温润道:“我家里也得有人看着点,万一别人来要孩子,千万不能给。”

    “这个你放心,孩子我肯定护住!”杨大叔严肃地点头:“咱们莲花坳,不是谁想来就来的,还敢抢孩子?打不死他们。”

    不管古今,孩子都非常受重视的,连奴仆,有了孩子都不用干活的,起码三五年之内不用。

    甚至如果年轻的婢女有了孩子,奶水充足的话,还可以竞争一下小主子的乳母,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好差事。

    何况如果掠夺孩子,在哪儿都没道理可讲的,被人打死了也是白死。

    “对,你放心,敢来这里抢孩子,我们绝对不答应。”杨大婶恶狠狠地道:“大不了,我们一群女人上去,挠他个满脸花。”

    男人不方便出手,她们女人不怕,谁家没孩子呢?

    莲花坳人穷志不穷,能留在莲花坳的流民,都是挺直了腰板儿做人的,没人送孩子出去做什么童养媳,那都是没出息的人家才会那么干。

    “好,那我走了。”温润看了一眼三个孩子,笑的很好看:“在家乖乖的,哥夫去去就回。”

    “哥夫,一定要平安回来。”三个孩子几乎是异口同声。

    尤其是王玫,小姑娘人不大,已经能明白一些事情了,知道哥夫是为了自己。

    “乖。”温润摸了摸他们的头,心里想的是,幸亏还没开始秋收,不然光是秋收,人手忙不过来,家家户户都忙的脚打后脑勺,他都不好意思把孩子寄存在杨大叔家了。

    不过温润没多少时间磨叽,回去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衣直缀,换了一双新布鞋,青色的鞋面,雪白的鞋帮子。

    干干净净的一个小秀才,新鲜出炉了。

    走的时候,温润还送了两块腊肉去杨家:“炒个菜吃,我走了。”

    第26章 永宁县衙(上)

    不等杨家夫妻俩推脱,温润已经走了。

    这次是三辆车子。

    一辆车子很好,温润头一次乘坐,是带着车厢的那种,温润乘坐的几次车子,不是牛车就是马车,而且没有车棚。

    都是“敞篷车”啊。

    可是这个车子有车厢,先不说安稳不安稳,就是刮风下雨的时候,这也比较舒服和方便。

    温润想着,以后也要搞一个这样的马车,来回去县城,会很方便。

    起码孩子们跟着去的话,不怕风吹雨淋了。

    车子走在路上,溜溜达达的很有节奏。

    后头跟着的一辆马车,没有车棚,上头坐着元刀他们几个。

    在元刀他们的马车后面,跟着张村长的马车,同样的,车上坐车俩衙役。

    一路上的风景倒是不错,毕竟快要秋收了嘛。

    而温润也在捋顺他所了解的这个县城。

    永清府下辖四个县,永清县跟永清府在一个地方,其他三个,分别是永宁县,永安县和永丰县。

    四个县里,永宁县垫底,要不是因为永宁县占的地理位置好,恐怕连立县城的资格都没有。

    最大的县城自然是跟永清府在一起的永清县。

    其次就是永丰县,那是产粮大县,那里的土地最多,大地主小地主,富户也最多,当年安置流民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