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庶子重生后去考科举了_第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节 (第1/2页)

    胡老爷子看着小孙子一点点喝着热粥,眼中神色变幻,看向已经离开的少年背影,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叹了一口气,把门重新关好,嘴里低声念叨:“别多事,管好自家事就好。”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十四章

    跟随董章庭来送粥的祁家军士兵正是之前带来熬粥的壮汉,他叫黄力。

    等他们离开之前那户人家数米以后,他才一脸凝重的问道:“董公子,那户人家似乎隐藏了什么秘密,需要我们留下来打探吗?”

    董章庭问道:“你觉得有哪些异常?”

    黄力说道:“那对中年夫妻和幼童表现正常,但是那个老人,在下感觉他像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又存在顾忌。”

    董章庭暗道祁家军虽然此时还没有出名,但是他们一位士兵都拥有如此敏锐的意识,足矣窥见将来名传天下的风采了。

    他没有急着将心中的猜测和黄力和盘托出,说道:“这户人家久居坛城,自然会知道一些我们不懂的秘密。不过,他们对我们抱有警惕,不会将秘密轻易说出。我们此行要尽快将坛城剩余民众走访完,时间不多。等重建此间民众对我们的信任,他们的秘密自然会告诉我们,不用着急。”

    黄力点头表示明白。

    大概是之前董章庭给第一家送粥时候出现的香味,吸引了此处其他民众的注意,一家家都悄悄打开门,看着董章庭这群人。

    董章庭让祁家军把粥桶拉到道路中间,让人叫喊道:“朝廷来发免费热粥啦,一户一大碗!有需要的来打啊,打完就要等下一次了!”

    这样的呼唤重复了好几次,终于有人家从屋内走出。

    一位妇人捧着自家的大碗,小心的凑近问道:“真的给我们,不用钱?”

    董章庭笑道:“这是朝廷赈灾,自然要为你们考虑。这次热粥都是不用钱的,放心吃!”

    妇人眼中露出喜色:“果然还是朝廷大气,不像青风山,”话没说完,妇人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描补道:“不像我们自己还要省着花粮食,这粥熬的挺稠啊。”

    董章庭神色不动,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一般,顺着妇人的话说道:“是的,这是我们特意给大家熬的,暖暖胃。”

    妇人看他们都像是没有注意到自己话,心中松了一口气。她怕自己又说出不该说的话,想要带着碗回去。

    被董章庭唤住,招呼身边的士兵给她打好粥道:“这位夫人,您忘了打粥了。”

    妇人原本拒绝的心思,看到碗中稠密的热粥时,弱了好几分,这可是鲜甜可口的热粥啊。

    原本推拒的话也变成了:“我不是啥夫人,你们叫我张嫂子就好。”

    董章庭笑容亲切:“好的,张嫂子。麻烦您和周围邻居说一声,有需要的尽快来我们这领粥,晚一些可能就被领完了。”

    大概是看到张嫂子确实领到粥,周围民众纷纷拿着碗出来领粥。

    张嫂子看着董章庭等人面对乱哄哄的民众时,态度和缓的让他们排队,一个个领热粥的模样。

    把董章庭拉到一边问道:“小后生,你们真的是朝廷的人?”

    董章庭说道:“那是自然,您看我身旁那些人,各个五大三粗,一看便是当兵的。如果不是朝廷,哪会有他们来送粥?”

    张嫂子目露犹疑,最后问道:“你们要在这里呆多久?”

    “我们来救灾,自然是要等完成赈灾,安排好坛城县修复工作才能走。”董章庭像是一个急于表现的愣头青一般,理所当然道。

    张嫂子朝正在打粥的黄力等人看了几眼,转头小声说道:“冲这碗热粥,嫂子告诉你,你送完粥,就带着人离开,别多留。”

    说罢她就立刻跑了,根本不给董章庭追问的机会。

    董章庭看着她匆忙离开的背影,垂眸沉思。这些人的异常背后藏着什么原因?刚才张嫂子脱口而出的青风山,会不会就是关键所在。

    等周边的民众都领完粥后,董章庭和黄山带领其他人继续朝前送粥。

    把坛城走了三分一,他们才遇到了近百户人家。大部分屋舍都被积雪压塌,没有人居住。

    等到他们快要来到城东的城门处时,一间屋舍出现在他们眼前。

    周围没有邻居,只有一间单独坐落在此处。

    一个满脸凶相的男人正在门槛磨刀,听到车轮的动静,朝董章庭等人望了过来。

    王力立即抽出身侧武器,挡在董章庭身前:“你是何人?”

    男人把手中的刀朝头上一扬嚷道:“老子是屠夫,你那双眼睛是瞎吗!”

    董章庭等人这才注意道男人头上有块斜挂的招牌,不过上面的字早已经看不清了。

    男人继续嚷道:“你们是谁!”

    董章庭看着对方的模样,又高又壮,气色红润,像是完全没有受这次雪灾的影响,和张嫂子这些人堪称天差地别。

    董章庭从黄力身后走出说道:“我们是受朝廷委派,来此处来赈灾。”

    听到董章庭口中的朝廷时,男人眸子微眯,粗声粗气道:“你们带了多少粮食?”

    董章庭道:“听闻坛城受灾严重,因此我们带了大量粮食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